前言:同樣一塊地,能貸多少差很大

你知道嗎?同樣是一塊地,有人能貸七八成,有人卻只能貸三成。
很多人第一次聽到銀行報的貸款額度,都會驚訝:「咦?不是看市價嗎?」其實銀行並不是不想借,而是要確保三件事:能借、能還、能賣得出去。這三件事都沒問題,貸款才會順利通過。
土地貸款並不是單純拿地換錢,它背後有一套嚴謹的評估邏輯。從地目、臨路、產權到還款能力,每個條件都會影響最終能貸的成數。如果再加上土地二胎(也就是第二順位抵押),條件就更細。這篇文章會用實際案例,帶你搞懂銀行怎麼看土地貸款,哪些因素會拉高或壓低額度,以及申請前該怎麼準備,讓你的土地價值不被低估。
 

一、土地貸款成數怎麼算?原理比你想的複雜

多數人會以為「土地市價高,就能貸多一點」,但實際上,銀行評估的是「安全價值」——也就是即使市場波動,銀行拍賣後仍能回收成本的價格。這個概念,決定了你能貸多少。
 

1-1 不同地目的貸款潛力差異

土地的第一個關鍵條件,就是「地目」。它代表這塊地能不能開發、能不能使用,也就直接決定了銀行願意借多少。
 
地目類型特性與常見貸款成數立岱專員觀察重點
建地可建築、變現性高,成數約7~8成最受銀行青睞,臨路越寬越好
農地受農業法規限制,成數約4~6成若有農舍使用或臨路,可提高核貸意願
林地、墓地用途受限、交易稀少,成數約3成以下銀行多半保守,部分甚至不承作
工業地區段行情高但流通性低,成數約6成須看工業區性質與市場交易熱度

舉例來說,一塊市價一千萬的建地,銀行可能願意貸到七百萬;但如果是農地,可能只願意給四百萬;至於林地或墓地,甚至會直接婉拒。關鍵不在地價,而在「能不能被使用、能不能變現」。

 

1-2 地段與可建性:臨路寬一公尺,成數差十萬

地段與臨路條件,是決定貸款高低的另一個關鍵。
簡單看三件事就好:
  • 使用便利度:臨路寬、出入口明確、地勢平坦的地,代表可開發、可轉手。
  • 區域成熟度:周邊有學校、市場或幹道,銀行會認為流通性強。
  • 地形完整度:地形方正、沒被分割太細,評分自然高。
最常見的情況是:同樣在桃園,A地靠大馬路、地勢平整,銀行願意貸到七成五;B地藏在小巷裡、出入口狹窄,只能貸六成出頭。

 

1-3 產權與共有人:一紙同意書,決定能不能貸

產權問題,是許多人在申請土地貸款時最容易忽略的關鍵。
不少人手上的土地是家族共有,一張權狀上寫著好幾個名字,看似沒問題,但只要有一位共有人不同意,銀行幾乎不會承作。
原因很簡單——只要未來有拍賣、分割糾紛,風險就會落在銀行身上。

🔷常見三種情況:
所有人都願意簽同意書 → 最順利,可直接送件。
⚠️ 部分拒簽 → 可依持分比例嘗試「持分貸款」,但成數較低。
無法聯繫或拒簽 → 銀行多半退件,建議先由立岱顧問協助確認產權。

有時候,就差這一張「共有人同意書」,整個案子的核貸結果就天差地遠。申請前先釐清共有人意願,比急著送件還重要。
 

二、土地鑑價的五大關鍵因素

土地貸款的額度高低,其實大多是鑑價決定的。估價師會從地目、地段、交通、法規、市場交易五個面向去判斷。以下是最常影響成數的五大關鍵。
 

2-1 市場行情與交易紀錄

銀行在放款前最怕一件事——賣不出去。所以估價師在評估時,會查看該區域近半年內的成交紀錄。如果那一帶交易活躍、行情穩定,估價自然漂亮。反之,若地點偏遠、交易稀少,估價會被打折。有些人會拿著「實價登錄」去對比,發現銀行估的金額低很多,這是因為銀行看的不是最高價,而是「安全價格」——假設明天真的要拍賣,這塊地能立刻變現的合理價位。
 

2-2 臨路與地形條件

土地若臨大馬路、方正完整、可直接開發,估價會高出一截。 但若巷弄太窄、無法規劃出車道,甚至被夾在兩塊地之間,估價就會被壓低。在實務上,很多案件會因「地勢」吃虧——例如坡地、低窪地、靠近排水溝、或進出受限。估價師會將開發難度列入風險評估中,所以即使地價看似不錯,實際成數還是有限。
 

2-3 地目使用限制

農地、林地、墓地、保護區這類土地,因法規限制較多,變現能力低,銀行往往不願放款。但若申請人能提出土地實際用途(例如農地有臨路或設有農舍),或有明確的開發計畫書鑑價結果有時能再往上調。
 

2-4 產權與法定狀態

若土地上有查封、抵押、限制登記、共有等問題,估價一定受影響。銀行會將這些視為「潛在法律風險」。立岱顧問專員通常會先協助查閱謄本,確認產權是否清晰。如果發現有查封紀錄,也能透過專業流程協助撤封或調整設定順位,讓貸款仍有機會申請。
 

2-5 區段發展與增值潛力

估價師除了看現況,也會評估「未來性」。 如果土地位於未來開發區、捷運延伸線、或新興工業區旁,因具備增值潛力,銀行會給出較好的成數。相反地,偏遠地區即使地大,估價也不一定高。這就是為什麼同樣100坪的建地,在新竹可能能貸到八成,在屏東可能只有六成。

 

三、土地二胎:讓剩餘價值再被活化

有些人會問:「土地已經貸過一次,還能再貸嗎?」
答案是——可以,只要你的條件允許。
土地二胎指的是在第一順位貸款未結清的情況下,再設定第二順位抵押權。常見的原因包括資金週轉、整合高利貸或卡債、甚至家庭醫療支出。它最大的優點是「不用清償原貸,就能再取得資金」。
 

可貸空間公式:

土地鑑價 × 可貸成數 − 一胎餘額 = 可貸金額

假設土地估價1,000萬、成數80%、一胎尚欠500萬,剩餘可貸空間約300萬。這筆資金能靈活用於整合債務或家庭支出,但要記得:二胎利率略高、還款壓力也更大。
 

送件前請先檢查三件事:

  1. 一胎餘額剩多少?
  2. 土地殘值夠不夠?
  3. 收入能不能撐住新月付?
若不符銀行規範,可讓立岱專員媒合合法融資單位,重新設計安全方案。
 
 

四、常見的土地貸款卡關狀況

從立岱專業角度看,有五種狀況最常造成土地貸款受阻:
  1. 地目混合(部分建地、部分農地)——難以鑑價。
  2. 臨路狹窄——無法開發出車道或規劃出入口。
  3. 共有人不同意——產權糾紛導致銀行拒件。
  4. 查封或限制登記——法律風險過高。
  5. 偏遠地區無成交案例——估價師缺乏參考依據,只能保守開價。
這些情況若提前處理,其實都有解方。例如可補上臨路證明、共有人同意書、或由立岱專員協助整理產權資料。多數被退件的案件,問題往往出在「文件不完整」而非「條件太差」。
 

五、選對貸款諮詢,讓流程更順更穩

土地貸款不像房貸那麼單純,從估價、文件準備、信用檢查,到銀行媒合,每一步都需要經驗。
很多人自己跑流程,結果卡在文件不齊、估價偏低、或聯徵查太多次而扣分。這些狀況只要前期規劃得當,其實都能避免。

立岱專員在處理這類案件時,通常會幫客戶先做三件事:

預先估算可貸額度與條件

幫你確認土地價值、殘值與可貸成數,避免送件白跑。

整理文件與產權狀況

協助準備權狀影本、謄本、地籍圖,確保送件一次到位。

媒合最合適的銀行或融資機構

根據地目、區段、還款條件配對最可能核貸的單位。

這樣的協助,不只是節省時間,更能避免多頭送件造成信用扣分。對首次申請土地貸款的人來說,專業顧問的角色,就像是導航,讓整個過程更有方向。

預約免費貸款諮詢

 

六、常見問題 FAQ

Q1:為什麼明明同一區、同樣地目,我的土地貸款成數卻比別人低?

成數高低除了看地目,還跟「臨路條件、產權完整度、過去估價紀錄」有關。 舉例來說,兩塊同樣是建地,一塊臨八米路、一塊臨巷道;或一塊是單一持有人、一塊是三人共有,估價師在安全性評分上就會拉出差距。 

Q2:土地二胎的利率為什麼比一胎高這麼多?真的划算嗎?

利率高,是因為順位在後、風險更大。 銀行在拍賣時會先償還一胎債權,所以二胎自然要「用利率換風險」。 但若條件規劃得當,二胎反而能成為靈活週轉工具。

Q3:土地鑑價會不會被低估?能自己影響嗎?

會,而且比你想的常見。常見原因是資料不完整或地籍資訊過舊。 例如沒附上臨路證明、地籍圖未更新、或有現況改善卻沒登記(像整地、設圍牆),估價師就會以保守條件計算。
想提高鑑價,可以提前準備:

  • 最新地籍圖與謄本
  • 現場照片(含臨路、平面地勢)
  • 若有臨路或開發潛力,附上佐證資料

估價師不是惡意壓價,他只是根據文件「最保守」地評分。資料越完整,估價越接近實際市值。

Q4:申請土地貸款時,最容易被退件的原因是什麼?

最多見的不是條件不好,而是「申請順序錯了」。 像有人同時送件三家銀行,導致聯徵紀錄太密集; 或先送房貸、後送土地貸款,結果抵押順位被佔滿。 另外,文件不齊也是大問題——謄本沒更新、權狀沒影本、地籍圖缺頁,系統一看就退件。 若找立岱顧問協助,通常會先幫你盤點申請順序與文件完整性,確保第一次送件就能過。